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鸡肋是什么意思

2025-10-10 01:22:28 来源:网易 用户:莘贵涛 

鸡肋是什么意思】“鸡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中的典故。原意是指鸡的肋骨,既没有多少肉可吃,又不能像骨头那样用来熬汤,因此被形容为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。后来,“鸡肋”常用来比喻那些作用不大、但又难以舍弃的事物或人。

一、

“鸡肋”最早出自《三国志》,用于形容鸡的肋骨,因其无肉可食,又无法丢弃,象征着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的状态。现代语境中,“鸡肋”多用来形容那些对人来说作用不大、但又不得不面对或保留的事物,如工作、任务、关系等。它强调一种“进退两难”的处境,既有存在价值,又缺乏实际意义。
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
项目 内容
词源 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
字面意思 鸡的肋骨,无肉可食,又不能丢弃
引申含义 比喻作用不大但又难以舍弃的事物
常见用法 形容工作、任务、关系等
出处典故 曹操与杨修的对话:“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”
现代应用 常用于描述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的情况
情感色彩 带有无奈、矛盾的情绪
使用场景 工作压力、人际关系、生活选择等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鸡肋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困境的写照。在职场、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“鸡肋”的事情,如何处理这些“无味而不可弃”的事物,往往需要智慧与判断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