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成语翘足而待是什么意思

2025-09-20 02:07:31 来源:网易 用户:寿毅宝 

成语翘足而待是什么意思】“翘足而待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对某件事情的期待或等待已经到了极点,几乎可以马上实现。这个成语多用于书面语中,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。

下面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总结:

一、成语释义

项目 内容
成语 翘足而待
拼音 qiáo zú ér dài
出处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天下之大,人民之众,而独无一人者,非其无也,乃其人不求也;虽有而不能得者,非其无也,乃其人不求也。故曰:‘翘足而待,不如俯首而求。’”
含义 形容对某事的期望极高,等待的时间已非常短,几乎可以立刻实现。
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,表示一种急切的期待心理。
近义词 望眼欲穿、翘首以盼、指日可待
反义词 漠不关心、置若罔闻、迟迟不来

二、成语解析

“翘足”指的是抬起脚尖,象征着高度关注或期待;“而待”是等待的意思。合起来就是“抬着脚尖等待”,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某件事的极度期待和渴望。

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等待一个重大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,如等待胜利、等待好消息、等待转机等。

三、使用示例

1. 他每天都在翘足而待,希望公司能尽快批准他的提案。

2. 老师说考试结果很快就会公布,同学们都翘足而待,紧张又兴奋。

3. 这个项目的成功已经翘足而待,只差最后一步了。

四、总结

“翘足而待”是一个表达强烈期待的成语,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。它强调的是对未来的高度期待和信心,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。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素养。
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“翘足而待”的含义、用法及实际应用场景,帮助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