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嗷嗷待哺的意思

2025-09-17 22:01:49 来源:网易 用户:雍馥斌 

嗷嗷待哺的意思】“嗷嗷待哺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婴儿或幼小动物极度饥饿、急切等待食物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富有画面感,也常被引申为对某种需求的强烈渴望。

一、成语解析

项目 内容
成语 嗷嗷待哺
拼音 áo áo dài bǔ
出处 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肃肃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瞻望弗及,泣涕如雨。鸿雁于飞,集于灌木。哀此下民,亦孔之疚。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维此哲人,谓我劬劳。维彼愚人,谓我宣骄。”
释义 形容婴儿或幼小动物因饥饿而发出的叫声,比喻极度渴望得到某种东西(如食物、关爱、帮助等)。
用法 多用于描写孩子、动物或人对某种急需事物的强烈需求。
近义词 饥肠辘辘、饥不择食、渴求不已
反义词 足食丰衣、饱食终日

二、使用场景与例子

1. 儿童成长阶段

- 例句:孩子刚出生时,嗷嗷待哺,父母必须时刻关注他的饮食和健康。

2. 动物世界

- 例句:小鸟在巢中嗷嗷待哺,母鸟忙于觅食,来回奔波。

3. 比喻性使用

- 例句:公司发展初期,资金嗷嗷待哺,亟需融资支持。

三、文化内涵与延伸意义

“嗷嗷待哺”不仅是一个描述生理需求的成语,也常常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。它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依赖,提醒人们要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生命体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也被用于表达对资源、机会、教育等社会层面的迫切需求。

四、总结

“嗷嗷待哺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寓意深刻的成语,既可用于描述实际的饥饿状态,也可引申为对某种资源或关怀的强烈渴望。通过了解其出处、用法和文化内涵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,丰富语言表达,提升写作质量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