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信手拈来成语意思

2025-09-16 18:17:25 来源:网易 用户:谭莉姣 

信手拈来成语意思】“信手拈来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写作、说话或做事时,能够轻松自如地运用各种素材或语言,不费力气地表达出想要的内容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的从容与熟练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成语 信手拈来
拼音 xìn shǒu niān lái
解释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时,能轻松自然地引用或使用各种材料,不加思索,随手就来。
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作中,后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。
用法 多用于形容写作、演讲、表达等场合,强调熟练、随意、自然。
近义词 轻而易举、得心应手、挥洒自如
反义词 生搬硬套、捉襟见肘、力不从心

二、成语用法举例

例句 说明
他写文章总是信手拈来,让人佩服他的才思敏捷。 表示他在写作时非常自如,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写出好文章。
这位老师讲课时引经据典,信手拈来,令人赞叹。 强调他在讲解时能轻松引用各种资料,显示其知识丰富。
他虽然没有特意准备,但面对提问却能信手拈来,应对自如。 表现他在临场发挥时的自信和能力。
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
1. 适用场景:此成语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,适用于描述写作、演讲、表达等方面。

2. 避免滥用:虽然“信手拈来”表示轻松自然,但如果在不适合的场合使用,可能会显得轻浮或不够严谨。

3. 搭配对象:通常用于人或人的表现,而不是物品或抽象概念。

四、总结

“信手拈来”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流畅性,也反映了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熟练程度和自信。在实际使用中,应注意语境和对象,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。掌握并正确使用这类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层次感和文化内涵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