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大司农的词语解释是什么

2025-09-10 09:21:40 来源:网易 用户:诸曼涛 

大司农的词语解释是什么】“大司农”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,常见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制体系中。该职位在不同朝代中职责有所变化,但总体上属于中央政府的重要财政官员,主要负责国家的农业、赋税、粮食储备等事务。

一、

“大司农”最早出现在汉代,是中央政府中掌管全国农业、土地、赋税和粮食调配的高级官员。其职责范围广泛,包括监督农业生产、征收赋税、管理国家粮仓、调节物价等。随着朝代更替,该职位在唐、宋、明、清等时期逐渐演变或被其他官职取代,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
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
项目 内容
词语名称 大司农
出处 汉代开始设立,沿用至明清
性质 古代中央官职
主要职责
1. 管理全国农业事务
2. 征收赋税
3. 调节粮食储备与分配
4. 监督地方财政运作
5. 协调经济政策
历史时期 汉、唐、宋、明、清等
演变情况
• 汉代:为九卿之一,地位较高
• 唐代:改为“户部侍郎”等
• 明清:职能被户部等替代
现代意义 可视为古代的“财政部”或“农业部”负责人

三、补充说明

“大司农”这一官职虽已不复存在,但其职能在现代国家行政体系中仍有对应机构,如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等。通过了解“大司农”的历史背景和职责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行逻辑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某一朝代中“大司农”的具体职能或相关历史人物,可继续提问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